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2-16 来源:网络
(上海都开始抢人了,北京还会远吗?)
“上海都开始放宽落户了,你说北京是不是也快了?”
今天,朋友Y盯着昨天(9月23日)上海的一则新政若有所思地问我。
她和先生在北京奋斗多年,结婚生子,但一直被北京的高房价和户口两座大山压着翻不了身。“房子可以买,但没有户口的话,孩子上学始终是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经30几岁了,如果动就趁年轻动,再晚了就更没有优势了。”
最近,她想着是否要离开北京,去杭州或者西安。
相信,在北京,有很多外地年轻人有着和朋友Y一样的烦恼。
过去三年,各个城市都上演着“抢人”大战,只有北京和上海没有破冰,是中国最难落户的两个城市。
而如今,魔都上海已经有了松动,帝都北京还会远吗?
1、上海抢人
9月23日,一则《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明确了上海四所高校(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应届毕业生拿到了上海户籍;也预示着,非上海生源,只要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只要是符合条件(约等于找到正式的靠谱工作),都可以落户上海。
这个政策可以影响到今年的多少毕业生呢?
来看划重点:
1、应届博士生:不论什么学校可直接落户;
2、应届硕士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国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相关学科:(全国95所,465个学科);中科院在上海的各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
3.应届本科生: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均必须是全日制的应届毕业生,只要找到靠谱工作(ZF部门、事业单位、注册资本100万以上的公司等),即可直接拿到上海户口。
据各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约为3.1万人,结合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本地招生比例不得超过30%的政策来看,若以2019年数据为参考,该《办法》或约覆盖2万非上海生源应届生。
有数据显示,相比2018年的政策试点,今年放松后的政策把能够落户上海的潜在人数大概扩大了约30万左右,有约2万人基本符合申报条件可立即落户。
这其实是上海的落户政策放宽松的一次升级。
早在2018年,上海就放话出来要以“北大、清华应届生可落户上海”为试点,调整上海的户籍人口结构。两年多过去了,上海抢夺高端人才的姿态再次抬高,政策目标从试点时的“北大、清华”学子,放宽至上述范围。
有市场解读,上海抢人只是表象,背后释放的信号意义更不容忽视。如何逐步优化人口结构,持续保持经济活力,已被上海这座城市提上议事日程。
过去,我们一直提倡遍地开花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大中小城市一起发展。去年开始,思路开始转变为集中发展城市群、都市圈,提高经济效率。
虽然是发展都市圈,但这么久以来京沪的确的人口发展依然是极其限制的,这次上海的政策松动,背后很可能是政府对于2000万以上大城市的发展限制开始松动。
这也将成为中国几十年来矛盾的城市化思路的最艰难转变的开端。
2、上海抢人的逻辑
相对于北京,上海放宽户籍政策不是一时的“抢风头”,而是有着深思熟虑的。
第一,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且出生率低
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我们重点关注的城市人口结构中,2019年上海老龄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约34.7%,为一线城市中最高,在全国也属较高水平。
同时,上海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已经跻身深度老龄化社会。
而对比全国城市来看,上海的人口出生率却是极低的,排名倒数第三,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上海人不爱生孩子,老人们又不能胜任重活,如果依然不接受外来人口的话,这个城市的后驱力就很难保证了。城市建设,商业服务,金融科技哪一样不需要人。
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上海和深圳不一样,上海的郊区面积特别大,而且新房供应量也多。
8月份上海共计30新盘进入市场,共带来9600余套的房源供应,环比增长180.95%,同比2019年也上涨了164.15%!供应量创2019年以来单月供应新高。
第二,上海这几年发展降速,与“赶人”、“限人”不无关系。
别的城市都在抢人,唯独京沪“高高在上”。和深圳相比,一个户口卡住多少年轻人的梦想。
一个人来到了新城市,他周围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会带过来:衣、食、住、行,工作、投资、社会关系,都将迁移于此。
所以人口才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深圳刚刚打上限购的补丁,上海就开始放水抢人了,虽然她依旧比较挑。
第三,上海争夺的是高端人才。
过去三年,众多城市之间开始抢人,对于引进高端人才更是“不惜血本”,对于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不仅无条件落户,甚至是给钱、买房打折,珠海更是提出赠送50%房屋产权。
这期间,很多京沪培养的高端人才大多流向了广深杭地区。
根据DT财经统计的数据,国内42所一流大学的高精尖人才流向,广东省是最大的赢家。
期间,京沪之间也上演了“双城记”。先是北京宣布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加大科创、文创、体育、金融、医疗、教育等的人才引进力度,最快5天落户。紧随其后,上海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要打造“人才高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但是,京沪户籍门槛之高,不是普通的优秀人才能够够得着的。必须是象牙塔上的那一小撮才可能有机会。
十一郎身边有一位企业家,为了获得一个北京户口,准备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工作,还是因为税收没有达到一定标准,依然达不可以走“绿色通道”。
如今,上海这样的“顶级”城市也不再矜持。把引进人才的标准范围扩大,不仅仅是老龄化结构的考虑,更是吸纳优秀人才的手段。
对上海等一线城市而言,户籍制度的改革显然难以一步到位,但适当放宽本科应届生的落户门槛则在可操作范围内。假以时日,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经济活力将因此而迸发。
3、北京是否会跟进?
有人说,“上海都开始抢人了,北京还会远吗?”
与上海的户籍政策放宽相比,北京这几年一直是收窄的。“北京欢迎你”的歌声已不再唱响,各种“赶人”政策和低端产业迁移,给很多外来人口关上了一扇门。
在北京人口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开展下,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就出现持续下降,其中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减少是主因。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数达2153.6万人,同比2018年末减少0.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745.6万人,同比2018年减少1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4.6%。
外来常住人口的总量在不断下降,结构分布也有着很大变化。
从历年分布来看,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多集中在朝阳、海淀、丰台和大兴等地区,随着人口疏解政策的实施,常住外来人口开始逐渐向远郊区县疏散,人口分布呈现单中心—多中心分布阶段性特征。
与此同时,北京的自然生长率也在不断降低,呈“高开低走”的态势。
除2014年的“单独二孩”和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当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有所上升,其余年份则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12‰,死亡率为5.49‰,自然增长率为2.63‰,仍处于超低生育水平。
从老龄化程度上看,北京虽然没有上海那么严峻,但老龄人口占比也在持续增加,201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达11.4%,高于联合国统计标准。
从逻辑上讲,“上海都开始抢人了,北京还会远吗”并无站得住的因果或者递进关系,毕竟,上海有上海的特殊情况,北京有北京的考量,不能相提并论。
从现实层面看,上海的落户松动是否会对北京产生一定影响未可知。但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层面对于2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一种重新审视。
毕竟,如果限制一个城市的人口流入,哪怕给他再好的政策,也等于废掉了它一半的武功。
当然,在中国的现有结构下,北京这座城,只要它想发展,都可以抢到这个领域里最大的饭碗。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