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1-08 来源:网络
(在读博士56万 2022年新招博士研究生13万 学历内卷到博士烂大街了?)
博士学位是人类最高学位
2022年全国不少高校实现了博士扩招,扩招的上限大致为10%。经初步预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3万人次,距离14万还有不少的距离。
另据教育部信息,2021年我国在读博士达到50.95万人,参见教育部数据显示:研究生持续扩招,在读博士突破50万人次!每年毕业博士人数在7万人左右。
2022年新增在读博士人数大致为当年招生人数减去7万多!即2022年9月份之后我国在读博士或将达到56万-57万之间。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印发了《江西省高校“十四五”期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立项建设总体规划》(赣学位〔2022〕1号),着眼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宏观发展,对“十四五”期间我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立项建设工作进行了科学具体的规划。
根据该《规划》,“十四五”时期,我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立项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数量增长30%左右,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增长60%左右,博士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大幅增加,在校研究生规模增长60%左右,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与国家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匹配,社会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如果全国都学习江西省,那么预计到2025年我国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将突破15万,在读博士将达到70万!
以下为我国近五年研究生招生、毕业、在读的相关数据,整理自教育部官网。
2021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7.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4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50.95万人,在学硕士生282.29万人。
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万人,增长20.74%。其中,博士生11.60万人,硕士生99.05万人。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比上年增加27.59万人,增长9.63%。其中,博士生46.65万人,在学硕士生267.30万人。毕业研究生72.86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62万人,毕业硕士生66.25万人。
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毕业研究生63.97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26万人,毕业硕士生57.71万人。
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85.80万人,其中,全日制73.93万人。招收博士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毕业研究生60.44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07万人,毕业硕士生54.36万人。
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其中,全日制69.19万人。招收博士生8.39万人,硕士生72.22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6.2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毕业研究生57.80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5.8万人,毕业硕士生52.0万人。
以上数据来源:齐鲁博士论坛、教育部官网
这么看来,中国博士已多到“烂大街”了吗?
近年来,随着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导致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每年考研人数都创新高)数量直线攀升。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大学生过剩、硕士过剩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就产生了一些错觉,“自然而然”地得出了博士过剩、博士烂大街的结论。
的确,1999年我国高校本科生开始扩招,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规模也随之明显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对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大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仅凭博士扩招的现象,就轻易得出博士过剩的结论,未免有失偏颇。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中国博士数量及所占人口比例到底是多少?
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数据。之后,我们再一起从头到尾来梳理一下中国博士培养与招生的来龙去脉,用真实数据说话。
来自教育部官网统计
01中国只有5.7%的人拥有本科学历
从1978年恢复高考到2017年,中国一共诞生了1.14亿的大学生(含专科),占人口总数的8%。其中本科以上的大约8000万,占人口总数的5.7%;硕士以上的约800万个,占人口总数的0.57%。
换句话说,在中国,拥有本科学历的人不足6%,而拥有硕士学历的人更是不到1%(虽然数据中没有统计2018-2020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同样这3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一直保持正增长)。
因此,即便这些年扩招,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数量也还没有达到烂大街的地步,更不用说博士了。
02初创阶段,首届博士生只有6人毕业我国博士培养始于1978年,这一年因此被称为我国博士培养的“元年”。
但是,这一年全国上下仅仅招录了18名博士生。
不过,直到1981年1月1日,我国才正式实行学位制度。
1982年,第一届18名博士生终于迎来博士毕业季,但却只有马中骐(中科院首届研究生,1982年3月从研究生院获001号博士学位证书)等6人获得博士学位顺利毕业,毕业率不足34%。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招收数量开始持续上升。
但80年代毕竟尚在初创时期,所以我国博士录取规模一直都比较小。而且,因为生源不足,经常有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出现(资料显示,当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计划数和报考数之比接近1:1)。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硕士数量的增多,招生计划完成情况才得以好转。
0320世纪90年代博士招生开始高速扩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我国的博士招生规模一直处于高速扩张之中、博士招生数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除1997年之外,每年的增长率均不低于9%。
其中,1995年我国博士招生数量首次突破1万人,这是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的第1个里程碑。
1999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量首次突破1万人,这是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的第2个里程碑。
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这是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的第3个里程碑。
2009年3月,中国青年报撰文称:“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迅速地由研究生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
据统计,硕士生招生数从1982年的人发展到2007年的人,年均增幅为15.07%;博士生招生数从1982年的302人发展到2007年的人,年均增幅23.41%,大于硕士生招生数的增幅。截至2007年,我国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者达24万人、硕士学位180万人。”
来自第三方统计数据
2017年,正是中国博士招生的第40年。
从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我国招收博士生8.39万人(确切数字是人),其中,毕业博士生有5.8万人。
也就是说,从1978年-2017年,40年间中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实现了从18人到人的历史跃迁。这样的发展速度,确实称得上高速扩张。
04高速扩张下,博士毕业生占比仍不足万分之七
讲了这么多,是时候正面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了:中国博士数量及所占人口比例到底是多少?
前面我们提到,截至2007年,我国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者达24万人、硕士学位180万人。
那2008年到现在,一共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呢?
中国教育在线和掌上考研统计数据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官方数据统计可知,2008年至2019年共有博士毕业生64.03万人。
因此,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者约88.03万人。
目前,2020年被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尚未公布,但估计在6.5万人左右。如果加上这6.5万,那到目前为止,我国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者只有约94.53万人。
现在,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也还没有出来,我们如果还按14亿人口计算,就会发现中国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为1/1481、万分之6.75(不足万分之七,实际数值肯定比这还低),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水平(美国约为1%)。
一般来讲,一个教育强国的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应该是:博士毕业生占1%、硕士毕业生10%、本科毕业生30%。换句话说,至少要有1/3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强国。
那么,如果仍按14亿人口计算,中国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强国,应该有1400万博士毕业生,1.4亿硕士毕业生,4.2亿本科毕业生。显然,现在我们还差得远。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不是大学生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博士,尤其少(“博士烂大街”不过是吃不到葡萄的人的谎言而已)。
所以,博士在中国依旧是稀缺人才。尤其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博士头衔更是一个稀罕物。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家攻读DM(管理博士)后,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当一个企业家拥有了博士头衔后,说话做事也会更有说服力。
另外,博士头衔不仅有助于更多就业选择,提升岗位和收入,作为一名拥有博士学位的创业者,也更能体现创业项目的科研背景实力,有助于融资和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加入。
博士无论就业还是创业,在各主要城市都享受“极高礼遇”。
广州
广州对于人才引进也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住房补助上很友好。对于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只需在广州工作满一年,即可获得2万元住房补贴,硕士研究生可获得3万元;博士研究生以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可获得5万元住房补贴。
如果在博士后站工作的话,则还有一定的安家费等,多为10万-20万之间。
深圳
在落户上,只要大专以上学历、满足年龄小于35岁,且缴纳了深圳社保即可申请在深圳落户。最给力的是生活补贴和租房补助,本科学历可补贴元,硕士,博士,关键还是一次性发放!在租房上,提供30万套人才住房解决应届生租房困难,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优先承租,这在租房很贵的深圳来说,真的是大大的福利。
在购房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也享有优先购买人才住房权。对于创新和研发型人才则更是优待,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的支持。
上海
2020年上海发布政策,博士、研究生符合申报条件即可落户。8月6日,国新办就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议提到,为了吸引人才,提出了12条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
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而且,原来的政策是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区缩短到3年。
同时,博士无论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只要是拥有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双证博士,年龄距离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在上海正规企业工作,即可申报人才引进落户上海,且随迁随调配偶和16周岁以下子女/18周岁以内普通高中就读子女。
西安
西安市属单位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安家补助费每人由5年10万提高为5年15万。
由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文设立的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单位,对新设立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奖励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博士后人员安家补助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与项目执行期相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20万元。
在其他单位停薪留职,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能够全职在创新基地工作,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每人一次性补助10万元。
与博士后创新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开展经审批的创新科研项目,在项目开展中起主导作用,并在市人社局备案的博士后创新研发人员,每人一次性补助5万元。
青岛
主要面向博士、博士后等青年人才。为来青岛的在站博士后2年内发放12万元生活及住房补贴。将出站(基地)留青、来青工作的博士后安家补贴由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对来青创新创业并购买首套商品房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这几项普惠性政策补贴,在数额上都达到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济南
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
烟台
烟台市出台首次购房政策,购房补贴按人才层次进行发放。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6万元/人;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4万元/人;硕士研究生补贴标准为2万元/人。
同时符合以上多项标准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夫妻两人符合标准条件的,均可申请购房补贴。
威海
威海市文登区发布《高校毕业生聚集计划》,规定连续工作满3年的高校博士、硕士毕业生在文登购房后,可分别申请一次性购房补贴10万元、5万元;博士、硕士、本科生可享受工作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0元、2000元、1000元;博士、硕士可申请安家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500元。
杭州
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大专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来杭州工作的本科可以领到补助1万元,硕士研究生可领到补助3万元,博士研究生补助5万元;杭州还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租金便宜;对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80万、60万元购房补贴。
绍兴
对受邀参加应聘求职、短期实习(不超过1个月)等人才交流活动的高校在校生,给予200-1500元交通补贴,并按每人每天150元标准安排食宿;超过1个月以上见习实习的,给予相应交通补贴,并按照专科(高职)、本科及以上分别为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60%、80%,给予接收企业最长12个月的见习实习补贴。
宁波
2019年2月初,宁波市奉化区发布新的人才购房政策。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55%、最高购房补贴50万元;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35%、最高购房补贴25万元;本科或中级职称人才,给予购房款总额15%、最高购房补贴10万元。
以奉化区9K-13K每平米的住宅价格,假设某博士购买总价120万的房源,获得补贴50万后自己只需要付款70万元。
湖州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出台《南浔区引进大学购房补贴实施办法》,对博士、硕士、本科生、其他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在南浔区购买的第一套家庭住房,补贴金额分别为50万、25万、10万和5万,分三年补贴完成。
天津
天津在落户政策上本科以上学历可直接落户,在租房补助上也很给力,博士毕业生每年3.6万元,硕士每年2.4万,本科生则是1.2万元。对于高端人才最高将给予1000万元的科研支持和200万元的奖励资助,而且在父母的医疗待遇、子女入学上都有相应的资助和政策扶持。
石家庄
石家庄最给力的是落户速度和购房补助。落户政策承诺即报即批,当日则可办结。大专以上学历凭毕业证则可申请。首次购房不限购,且硕士生可领取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学士5万,博士15万,这个政策扶持力度可真不小。在石家庄创业也是有补助的,办理了营业执照且稳定经营半年以上,即可获得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郑州
郑州推行“智慧郑州”,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35岁以下的硕士、本科和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的购房补贴,高端人才奖励500万,满十年送300平米住房。
武汉
武汉号称要在“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武汉实行大学生落户与就业创业政策全脱钩,确保大学生落户零门槛,同时对引进的博士毕业生,每月补贴2000元,持续补贴3年;到新城区工作的本科生,每年补贴1万元,持续补贴2年。
对留汉创业就业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给予每人6万元资助;对留汉创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每人2万元资助;对青年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用人单位举荐的技术骨干或高管,给予10万-20万元项目资助。
长沙
对新落户并在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长沙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博士也可以直接申请落户。
淄博
淄博人社局出台规定:对于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发放每年1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3万元购房补贴;对于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工作起三年内分别发放每年0.6万元租房补贴,本人首次购房的给予1万元购房补贴。
泰安
2017年,泰安市出台了支持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的补助政策:与企业签订不少于3年劳动合同的高学历人才,除享受本单位公布的待遇外,政府连续3年每月对全日制博士补助2000元、全日制硕士补助1000元、国内外知名院校全日制本科生补助600元。
大连
大连对新就业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博士900元、硕士600元、本科及大专300元租房补贴。2015年以来,已向3824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2242万元。
同时,市本级还筹建了人才公寓,可满足近千名高校毕业生拎包入住。放宽居留落户条件。在连就业的博士研究生、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40周岁以下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3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落户。
沈阳
对新落户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原籍非沈阳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首次来沈就业创业,可享受博士800元/月、硕士400元/月,不超过三年的租房补贴。而来沈阳求职面试,沈阳“人才驿站”向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提供10天内免费入住服务。
合肥
对于到肥企业工作且符合人才目录的博士、全日制硕士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以及其他急需紧缺人才,合肥市在三年内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生活补贴。
呼和浩特
相比于其他城市的住房补贴,豪爽的内蒙人表示直接买!呼和浩特在购房补助上相当友好,大学生只要落户呼和浩特,就可以半价买房,并享受两成首付。半价!半价!半价!重点的事情说三遍。
柳州
柳州作为广西代表城市,也给引进人才开出很好的福利。对企事业单位新录用和来柳创业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柳参加社会保险并正常缴费6个月以上,给予生活补助:博士每人每月1500元、硕士每人每月1000元;获得学位的本科生每人每月500元。获得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等非柳州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来柳面试或有意在柳就业创业的,可凭本人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和租房合同申请最长6个月每月800元的租房补贴。
对新进博士工作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按其在站实际工作时间,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补助,对出博士工作站留柳或来柳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一次性给予每人20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在柳自主科技创业的博士和硕士,依据创业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评估情况,分三档给予博士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硕士10万元、25万元、50万元的创业经费,支持优秀人才在柳创业。在柳创办小微企业的各类人才,择优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海南
为了引进人才,海南在购房政策上也是煞费苦心。引进人才在海南购房,享受与本省户籍居民家庭同等的首付比例。
海南最严限购之下,非本省户籍购房须提供累计2年及以上个税或社保才能在指定区域进行购房。同时,杰出人才可住免租金赠产权公寓;拔尖人才5000元/月,其他类高层次人才3000元/月,全日制硕士生(40岁以下)2000元/月,全日制本科生(35岁以下)1500元/月。
博士生能直接落户北京吗?北京需要单位有人才引进指标!
同样读博士,去国外读博士待遇如何?主流国家博士待遇大揭秘!
同为博士,不同国家和专业的博士待遇可能天差地别。有的国外博士不仅不花钱还能领高薪,有的却要每年给学校交几十万学费,只能“带资进组”。
博士收入=(奖学金-学费)+税后工资
我想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英国、欧洲(瑞士、荷兰、瑞典、德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主流留学国家和地区的博士待遇,希望能对诸位未知边界的准探索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海外博士”的分类。中国学生在国外读博士,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拿学位的博士,和不拿学位的博士。
通常而言,拿对方学位的博士,均是通过自我申请,获得对方正式的攻读博士的letter,通常这一类博士时间较长,短则3-4年,长则5-6年(以美国博士为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国外博士”都是指这一类。
而不拿对方学位的博士,往往是以访学的方式进入国外读博士。国内博士可以通过自我申请,导师推荐等拿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前往美国等其他国家,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访学。
接下来再展开讲一讲各国博士待遇。
美国博士待遇
美国博士的待遇很不错,可以用大方来形容,作为教育和科技等强国,理工科博士几乎不要钱,文科商科也会有很多资金。
在美国,博士的资金来源主要分有以下:
Fellowship(奖学金)
Fellowship出现在第一年的可能性最大,通常是学校发给top的申请者,并且这部分资金不用交税。而GA/TA/RA也会发工资,会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期间,下面详细说明:
GA:GraduateAssistant(研究生助理)
GA需要帮助学校的相关部门,如管理部门,留学办公室,做一些辅助工作,如paperwork,文件整理等,这类工作通常比较难拿,需要口语特别好作为前提;
TA:TeacherAssistant(教学助理)
TA通常可以分为两类:online/offline。
online课程,通常以grading为主,即给学生改改作业,回答问题,设计课程,给学生打分以及完成任课老师的其他任务等。
offline课程,可能涉及到帮助任课老师上课,改作业,批试卷,带实验,上课题答疑课程等。
TA的具体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完全跟任课老师有极大关系。如果遇到个特别来事儿的老师,那么做TA无疑很痛苦,即使事不多,但是给你找事儿就很费心费时,当然遇到个好老师,虽然TA任务繁重,但还是比较舒服和惬意。
RA:ResearchAssistant(研究助理)
RA基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要求的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工作,RA的工作量也是跟老板有关系,老板很push,自己就跟着busy,当然也能学到本领。
通常GA/TA的工资属于学校发;
RA的工资是导师资助(也有例外,如商学院的RA是整个学院出)。
其他资助
在其他资助中,博士可以通过申请国家资助,如:
留学基金委CSC(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有全额资助学生攻读海外博士学位的名额和机会。这对于很多只拿到梦校admission而没有奖学金的学生进入梦校,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虽然每年竞争压力都很大,但是也不是不无可能。)
对于拿学位的美国博士来说,虽然各个学些各个专业和学院不太相同,但是大体而言,Fellowship/GA/RA/TA均会出现。
而对于不在国外攻读学位的访学博士,他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留学基金委,当然也有部分来自于学校和导师。对于自己资助自己或者是仅仅拿到对方学校免学费(简称半奖)的博士而言,需要支付不少的费用。国外的学费,医疗费,学杂费等还是挺贵的。少则2-3万,多则4-5万刀一学期都有可能。
整体待遇和税收情况
对于能够拿到全奖(除了免学费,医疗费之外,仍有一定的生活费)的学生而言,除了要交每学期大约1000到1500刀左右的学杂费之外,每个月仍有部分收入,而对于拿到半奖或者自己资助自己的学生而言,就不存在待遇问题了。
在美国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给全奖博士的待遇往往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好学校给的待遇往往都高于一般学校,生活成本大的地方待遇普遍高于生活成本小的地方。
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博士,每个月除去扣除的税,大约能够拿到手的收入有1500到2500不等。国外的博士收入通常按两周发一次。到手的是税后的收入,美国不同的州税收不同,除去7个免征税的州外,毫无疑问,其他州所有的工资都是要收税的,并且有些州的税赋确实挺高,再加上国家税。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letter上说得一年给多少钱,其实到手的并没有那么多。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包括联邦税和州税。美国的联邦税说起来比较复杂,涉及到每年的报税,通常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国家征的税,在每年会通过填写W4表格退回部分,但是不要报太大希望,不会很多。
美国的免税州有华盛顿州、内华达州、怀俄明州、南达科他州、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夏威夷州。(而据我所知,佛罗里达大学的博士工资待遇还不错,因而如果能去佛大读博士应该也是极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于中国学生有一个前5000刀免收联邦税的规定。虽然还不错,但也只能说聊胜于无吧。以一位专业导师所在的美国东部马里兰州为例,每个月的工资需要交大约16%左右的税,每次查看工资详情的时候还是挺痛苦的。虽然马里兰州的州税才5.75%,但是联邦税确实有点儿高。当然一年大约能够退700刀左右的税。
对于来美国访学的博士们,每个月的工资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发放。他们的工资并不用计入美国的税收系统(socialsecuritynumber用来记录每个人的工资税收情况),因而不用交税。同时他们的工资收入是跟地区的生活水平有关,高的有1800到2000刀一个月,低的有1300到1500刀一个月。
总的来说,出去税收扣除,对于美国博士而言,能够到手的工资基本维持在1500到2500刀之间。不过美国博士的工资通常是发10个月,暑假有2个月是没有工资的。
英国博士待遇
在英国读博,个体的情况差异很大。
在英国读博的花费很高,粗略估计,学费+生活费总体花销大约需要100-150万人民币。如果没有奖学金或者RA收入,这部分花费就必须由自己承担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自费读博”。
如果有奖学金和RA工资,总体收入大约在50-120万人民币,可以抵消部分花费,也有可能出现结余。
(根据学校、学科、地区、项目不同,费用和收入也会有较大差异,很难做准确的估计,数据仅供参考)
奖学金
第一类是英国方面,包括学校以基金会或者人物冠名的全额奖学金,例如GatesScholarship,CambridgeTrustScholarship,HRHPrincePhillipeScholarship,竞争激烈难度大,对申请者除了研究能力,还需要leadership、科研转化等方面优异。一旦获取不但能覆盖全额或者大部分开支,甚至会有盈余。
第二类是中国方面奖学金。以2020年入学为例,大部分中国学生拿的是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eseScholarshipCouncil)的合作奖学金或者是高水平攻博奖学金,需要签署回国服务的合约。合作奖学金只在部分学校开展。相对来说人文社科申请到的概率相对较低。
第三类是业界和其他机构提供的大额奖学金。比如剑桥的怡和洋行奖学金,需要就读特定的书院(College)或者科目。
第四类是其他小额度奖学金。可能来自学院、学系或者独立组织(BACS,BritishAssociationforChineseStudies)甚至个人。社科方面还有一般还设有专门资助实地田野调查(Fieldwork/FieldTrip)的奖学金。
横向项目
可以通过跟从老师、业界人士参与项目,或担任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ResearchAssistant)赚取生活费。
以剑桥大学为例,无博士学位的研究助理起薪点是Grade4Point1,即时薪14.01英镑,大学财务处(Bursar)会有明确清晰的薪级表,但需要留意工作时间需要满足Tier4学生签证和所在学校、学系的限制(例如1周最多工作20小时)。
研究平台
导师的研究平台非常重要,但也可以依托学系其他资源加入研究中心(ResearchCentre/ResearchCluster)等。
工作环境
一般在学系/中心有自己的独立工作空间或者至少是公用的工作空间(hotdesk),老学校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但宿舍和图书馆往往也可以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
职业发展
一般的路径是申请项目博士后Post-doc或者JuniorResearchFellowship(ResearchAssociate),又根据byproject还是bycontract待遇不同。较少特别优异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可以拿到传统英制中的Lectuership(相当于美制的AssistantProfessor)。
欧洲博士待遇
欧洲国家数量众多,每个国家的博士待遇都有所差异,除了英国费用较高,南欧和西/北欧国家的区别也比较大。
南欧国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博士属于大学学生,收入为奖学金,金额也相对较低(一些较低的博士收入甚至低于每月1000Euro,约合人民币7.8K元),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而在西欧和北欧国家,博士属于工作,有工资收入,收入大约在每月1000-4000Euro(约合人民币7.8K元-3.12万元)这个区间。尤其是北欧国家,薪资和福利都比较好,所以被称为“博士的天堂”。
介绍几个留学热门欧洲国家PhD薪资收入的详细情况:
瑞士:博士=高薪工作
瑞士读博算是工作,薪资收入也很高,跟美国博后的收入接近。
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Zurich)的生物学博士(PhDinD-Bio)为例,税前每个月收入大约4200CHF-5200CHF(薪资每年都会上涨,1瑞士法郎≈7元人民币,约合人民币2.94万-3.64万元),税后到手根据不同州/居住地/是否已婚/是否有小朋友来决定。
如果是在在苏黎世,未婚且没有小孩,税后收入大概33800CHF(约合人民币2.38万元-2.66万元)。去掉房租1000CHF+(约合人民币7K元+),剩下的生活费也绰绰有余,可以安心做科研。
博士的学费是研究所(Department)直接报销的,4年几乎也不会超过2000CHF(约合人民币1.4万元)。另外还有火车票折扣等额外福利,可以说待遇相当优渥。
其实生物学博士算是工资比较低的,同一所学校的CS专业博士,月收入大概会高出500CHF(约合人民币3.5K元)左右,果然程序员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荷兰:在欧盟国家中待遇较好。
在阿姆斯特丹读博,税前收入大约每个月2500-2800Euro(约合人民币1.95万元-2.18万元),一年13薪(13月),假期按照学校不同来定,有的每年20天,有的能多达40天,还可以把没有用的假期换成工资,比如只用了20天的假,剩下20天在工作,还可以领到额外的工资。
在阿姆斯特丹读博,税后工资大概也能有1800Euro+(约合人民币1.4万元),参考荷兰房租大概700Euro(约合人民币5.5K元)一个月,算是很不错的收入水平。
很多欧洲本地的博士都愿意留在荷兰,因为荷兰博士的薪资算是欧盟国家中比较高的,加上荷兰英语普及率很高,荷兰博士的生活整体来说是十分舒适的。
瑞典:博士毕业可以拿永居。
瑞典的博士也是岗位制,相当于大学雇员,岗位完全取决于导师手头的项目,而且可能每次只招1-2人。
博士生入职后,除了做科研之外,也会承担一些教务工作,比如带本科生/硕士课程、批改作业、担任学生论文导师等,享受所有福利体系和带薪休假(大部分是25~30个工作日)。
瑞典博士税后工资基本都在SEK以上(约合人民币1.52w元,1瑞典克朗≈0.77人民币),而且每年都会上涨。扣除每月5000-SEK(约合人民币3850-7700元)左右的生活成本,还能剩下不少结余,甚至有瑞典博士毕业就可以回国交首付。
比工资更吸引人的可能就是瑞典博士毕业会直接给永居,也是很多人选择到瑞典读博的原因。博士读满四年,并且雇主(也就是导师)愿意出具证明,就可以提交永居申请(拿CSC奖学金的情况除外)。
也正是因为福利优厚,瑞典博士的竞争十分激烈,竞争人数甚至会达到200:1。
德国:分全职和半职,半职薪资不高,但生活成本低。
德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博士分为全职和半职,不同专业拿到全职的难度也不一样。
工科相对容易拿到全职,以亚琛工业大学的材料博士为例,税前收入能达到每月4300Euro(约合人民币3.35万元),税后大约2700Euro(约合人民币2.1万元)。
而生物专业就比较难拿到全职,如果是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这种欧盟组织,月薪是按欧洲标准来的,能达到税后1800Euro+(约合人民币1.4万元)。但是普通学校,税后收入可能只有1200-1500Euro(约合人民币9.3K-1.17万元)。
但是德国生活成本低,中餐多,生活方便,还有Amazon。如果选到好导师,在德国留学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没有拿到全职博士,其他方面的优势也完全可以弥补待遇上的不足。
亚洲博士待遇(新加坡,中国香港)
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坐落于亚洲但可以英语留学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成了炙手可热的留学目的地。
由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沿袭了英制教育体制,博士学制也与英国接近,更多是学生身份而非雇员,原则上需要向学校缴纳学费,但很多情况下奖学金可以cover学费,或者直接免去学费。
新加坡:四年内一定要毕业。
新加坡PhD学制2-5年,一般4年毕业。(下面会解释为什么)
入读NTU/NUS的博士有资格获得ResearchScholarship,包括月工资和学费补贴,给外国人一般每月2000新币(约合人民币9.6k元,1新加坡元≈4.8人民币),一年多之后如果通过QualifyingExamination(QE),金额会增加到2500新币(约合人民币1.2万元),这个金额完全可以cover日常食宿。
需要注意的是,博士研究生领取该奖学金的最长期限是4年,所以到了第五年就需要自己缴纳学费,大约新币左右(约合人民币19.2万元),所以大多数博士都会争取4年内毕业。
比较优秀的同学也可以尝试申请金额更高的奖学金,比如校长奖学金PresidentScholarship,给国际学生是每月3000新币(约合人民币1.44万元),通过QE后是每月3500新币(约合人民币1.68万元)。这两个奖学金都要求国际学生必须履行助教/助研的职责。
如果有同学想读博,但是竞争力不够拿到全奖,可以和导师沟通无奖或者半奖,争取入读博士的机会。比如可以尝试和套磁过的导师商量,自己负担学费+生活费,拿无奖博士录取,从申请难度上来说要比全奖容易很多。同理还有自己负担学费或自己负担生活费的半奖。(自费的博士在申请时需要提供财产证明)
中国香港
PostgraduateScholarship是最常见的奖学金,几乎所有的港校都会为研究型的博士提供这类奖学金,大约每月HKD(约合人民币1.48万元,1港元≈0.83人民币),具体金额每年会有变化,基本上可以cover学费和日常生活。
背景比较优秀的同学可以尝试申请中国香港政府提供的奖学金HongKongPHDFellowship,HKD+免学费(具体金额每年会有变化)。申请香港八大高校的同学都可以申请,但是每年全港只有大概250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花费方面,中国香港PhD的学费通常是每年HKD左右(约合人民币3.32万元),没有学费减免的同学需一般依靠奖学金支付。现在因为资金紧缺,一些港校也开始招收自费的PhD。大多数学校,自费和拿奖学金的Phd学费一致,也有个别学校自费PhD学费比拿奖学金的PhD更贵一些。
另外,香港的住宿是出了名的贵,根据住宿条件,每个月租房的开支大约在2200-HKD(约合人民币1826-1.25万元)。为了节省开支,也有一些博士生会选择住在深圳(非疫情条件下)。
在中国香港读博也有拿永居的机会,香港博士学制通常3-4年,如果博士毕业后再做一段时间博士后,满足连续七年在港“通常居住”,就满足了申请中国香港永居的条件。
诚然,薪资并不是衡量博士生活质量唯一的标准,导师、研究方向、学校、地理位置也都会影响到博士生活质量。不过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上,收入确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幸福程度。
通常来说,博士申请难度,也是和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以及待遇福利成正比的,待遇越好的PhD名额竞争越是激烈。
如果说,你觉得读国内高校博士,或者出国读博士都很难!
但我就是想学习知识、拓展人脉,最终拿一个博士学位圆我人生理想,也有助于职业提升、项目竞标、创业融资等。不求上海落户等留学生待遇,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