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深圳社保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12-16 来源:网络
(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养老保险金,划算吗?)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目前来说,我们解决个人和家庭养老金储备问题,实现安稳退休养老,基本都是通过职工社保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班族通过就业单位参保职工养老保险,非职业和农村群体参保个人居民社保养老保险,获得养老金保障,组成一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走向全民社保养老,也是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基础社会福利制度。
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需要多少钱,成本有多高?我们简单做个市场分析:
首先,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养老保险,需满足一定门槛。
对于职工社保群体来说,上班族一般都是通过就业单位参与职工社保养老保险,每月定期缴费,而且是个人缴费和公司缴费结合的模式,公司负担主要养老保险费用,个人负担小部分保费,缴费成本比较低,一般我们的职业生涯从25岁计算,到男性60岁女性50岁退休,也是有30年左右的养老参保年限,完全可以达到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实现退休领取养老金资格。
而个人居民社保则是纯粹个人缴费模式参保养老保险,分为12个档次的养老缴费额度,个人可以根据自身财务情况选择合适的额度档次缴费,每一个档次额度都有一个对应的养老金补贴,提升个人养老金水平,只要达到15年最低缴费年限即可,按年缴费参保居民养老保险。
以上两类社保保险,15年缴费年限累计达到养老金领取门槛,其实都不难,关键在于早规划早参与,而对于太晚参保养老保险的群体,才会出现需要延长缴费和一次性补缴实现退休领取养老金。
职工社保一次性补缴费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连续缴费满10年,第二个条件是属于一般社保账户
如果你是在男性50岁之后,女性40岁之后参保,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临时社保账户,而不是一般社保账户,就不符合一次性补缴的条件。
只有在男性50岁女性40岁之前参保,而且符合连续参保地缴费10年,没有断交,才能在法定退休年龄,申请延长缴费5年或者一次性补缴。
随着社保联网和逐步透明化,本着公平原则,大多数参保群体都是按照职业生涯发展来规划社保,按期缴费,职工社保一次性补缴也越来越少了,各大城市也是收紧很多,而对于平时完全没有参保,想一次性补缴15年实现退休领取职工养老金的,基本不可能。
目前对于城乡居民社保,个人参保的养老保险,不同地方还有这种一次性补缴15年,然后领取退休养老金的情况,职工社保一次性补缴则有条件限制,异地参保也不能一次性补1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
其次,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需要多少钱,是否划算?
虽然职工社保养老保险,无法一次性补缴15年,实现领取养老金,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参保城市的缴费档次和平均工资水平,来简单估算下,一次性缴15年职工养老保险,需要多少保险费用。
由于不同地区社保缴费基数档次不同,按照市级统筹,我们以深圳为例子来计算,2020年深圳按照2200最低工资缴费基数参保,如果你是非深户异地参保职工社保,那么第三档次缴费需要五险一起在644左右,单算养老保险需要每个月484缴费,一年就是5808,15年的社保养老保险缴费总费用就是,而职工社保必须是五险一起参保,所以按照644计算,5险缴费一年的费用就是7728保费支出,一次性补缴费15年需要元。
如果是在深圳参保,一次性缴齐15年养老保险,单个养老保险需要左右,而五险缴齐的保险费用就是左右。
在现实情况中,可以一次性补缴齐15年,获得终身养老金,只有个人城乡居民社保养老保险才可以,那么居民社保养老保险是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养老金账户累积,目前地方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88提升到了100元,大城市居民基础养老金则比较高,可以达到800-1100元。
比如上海最高居民社保基础养老金就是1100,属于一线最高,而广东省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是170元,而个人养老金累积是选择的缴费额度与财政补贴养老金的结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是有财政补贴的,选择不同参保额度对应不同的财政补贴,帮助提升养老金水平,可以选择的缴费额度100-3000额度档次,分为6档,7档或者12档额度,按照农村老家平均养老金1000以下的标准来看,我们选择每年1000保费的缴费额度来算,15年个人需要缴费的金额就是元。
因此,按照1000的缴费额度算,个人15年需要补缴元的保费费用,实现退休领取居民社保养老金,获得终身养老保障。
综上从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的一次性15年补缴计算来看,职工社保补缴成本都比较高,但退休领取的养老金也很高,地方居民社保个人一次性补缴15年的成本低很多,但相对的养老待遇也比较差一点,补缴档次和额度高低,其实还是需要结合个人财务实际情况决定,合适最重要,而在规划养老金之前,不要忘了,医保才是优先配置的选择,可以转移财务风险,避免个人积蓄和养老金损耗,实现财务稳定才能安稳养老。
更多关于个人养老规划,保障规划,理财咨询,可以订阅下方专栏,学习基础保障养老理财知识。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